郑和之所以一路从京城来到宁海,为的就是能完成朱棣给他的使命——找到能建造两千料大海船的船行。

但他如今已经在宁海盘桓了一段日子,周围的大船行也看过几家。更别提江淮和上隆两家船行竟然无心插柳,将大明有名有姓的船行老板都请了过来。直到如今,才第一次有人说有法子能建造大海船。

虽然这人是个佝偻瘦小的老头儿。他打理的船行也不过是一家连大木料都买不到的破落户。至于他想出来的法子——用锹钉、铁锔、铲钉、蚂蟥钉等几种船钉,结合巧妙手法将船梁拼接起来——连他自己也不怎么确信,是否可以用在大了百倍的宝船上。

但这样一个机会是郑和绝不能放弃的。他寻寻觅觅这么久,才第一次有这么一星半点的线索,忙要稳住这名姓贾的老板。郑和甚至许下了承诺,先付八成定金,造一艘小船出来。若是试下来没什么问题,则可动工建造大宝船,若是不行,也绝不追究。

这样一个承诺可算是诚意十足,甚至有点千金买马骨的味道。但旁人看在眼里,心中却并不服气。

还是严寡妇先熬不住,口无遮拦一般指出:就算造出来的小船,若是不真的驶入大海,也绝对没办法试出是否真的可行。但如果进了深海,又受不住浪头摔打,那船上的船员不都要殒命了吗?

这话虽然说的直率,但是别人听了也都是不住点头。看来不出几条人命,还真没办法确信这贾老板是否能造出两千料的大海船来。

座中的商贾们自知无法应下郑和的大单子。而看到要被别人捷足先登,个个心中都是又疼又恨。严寡妇的话一出口,楼阁中响起细细密密的一片赞同声。

大家最好能让郑和知难而退,最终妥协造小一点的船,这样大家还能从头争夺这份天价大单。

贾老板虽然一把年纪,还是个老板,但他的船行不过是子承父业得来的。贾老板生平精力都花在研究造船之上,心性还像是一个孩子一般。

他在行商之道上的本领,远远弱于座中其余的人。贾老板听到非议自己的声音不绝于耳,便是越听越气馁。甚至自己都越觉得不该在这样的场合里胡乱说话。他心中冰凉,脸色惨白,头越来越低。

这时贾老板忽然感到有人走到自己面前,眼前出现一对足尖。他慌忙抬头去看,却原来是郑和从主桌中走了过来。

郑和平时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温润公子。此时他正和煦地对贾老板笑道:“都说术业有专攻。贾老板你莫担心别的,只关安心造出好船来。试船的事情,便交给我们就行了。”

贾老板生平只知道造船,也从来没被任何人看重过。他因长得瘦小,又不善言辞,所以同行言语间有意无意都会带着一点对他嘲弄。

贾老板知道这郑和是一个从京里来的贵人,又长得一副温润公子模样,如今竟然对自己温和客气地说着话。贾老头心中天生的卑怯之情作祟,忽然就觉得既无地自容,又感激不尽。

这千般情绪交杂在一块,贾老头嗫嚅了半天,最后只说出了一句:“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