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苍似乎对对世事无常格外钟情,它能令沧海变成桑田,也可以瞬间颠覆一个朝代,它让无数平凡人家灰飞烟灭,它让妻离子散,让父女成仇。

薇宁并没有想到,自己今日的举动会让国师验证了多时的猜测,她见过宁柔后,安心继续自己的学业,再过些时日便是应试之期,女学子们之前还只是暗里较劲,如今已是明着比拼,韦燕苒等人已无空暇在学馆里挑事,日日苦读诗书。

她也曾认真想过,国师为何会对宁柔的病这么上心,难道他们是旧识?不止如此,他还时不时让天恒接薇宁去国师府,有时是问问她在学馆的功课,诸位老大人讲授的课理是否能听得懂,出得题目可能应答上来。国师学识本就不差,论起经典自然比那些学官高上一筹,薇宁是个知道好歹的人,纵然心中对他极其憎恶,仍平心静气向他请教,丛芜居里两人一聊就是半天。

有时却只是闲话家常,虽然看不到国师的真实面容,可是薇宁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份面具下的关怀。可他越是如此,薇宁越是心惊,想到他曾提过的认自己为义女一事,她忍不住嘀咕,难道国师真有此意?

这一回国师问起江南的风物,薇宁暗自警觉,她笑道:“学生幼年便离开了淮州,随父母出游,路上见过不少地方,倒是江南的人和事,却记不大清了。”

国师自然知道她在防备着自己,想想实在可笑,他们是父女,父亲同女儿话些家常再正常不过,可他的薇娘却不知道,对面坐着的是自己的父亲。

他顿时失了兴致,淡淡地道:“再过三个月便要应考,以你的资质,中榜应该不成问题,这中间你不便再来我这里,否则会让有些人以为,你是因为我的缘故才中榜,没什么真学问,你要好自为之。”

这样才好,三京馆里虽然没有人敢说些什么,可难保外头没有风言风语,薇宁乐得与国师府疏远些。

“靖安侯最近是否找过你,不要理会他说了什么,你全力做好应试的准备便可。”

自从知道薇娘还活着,国师心情大好,甚至没有再对周丛嘉继续下狠手,可周丛嘉却不知道,虽然有女帝做靠山,可看样子国师并不肯放过他,眼见曾经是他府上客的薇宁成了国师府的常客,于是便找上她,欲挟恩命她帮着说合一二。女帝曾露过口风,国师有意收薇宁为义女,周丛嘉却认为国师此举是有意为之,谁不知道这个女学子从入京起,身后就有靖安侯府的影子,国师处处针对他,认谁不好,偏要认薇宁为义女!

国师早已看穿了周丛嘉的意图,并未着急知道多年前曾经发生过什么事,反正一切已在他的掌控中,只是无人之处暗暗发笑,冷冷看着他的兄弟如跳梁小丑一般。

薇宁有些不甘,低低地应了声:“是。”

初夏时节,三京馆的荷花湖畔,坐着一个黛衣少女,她双眼微闭靠着块湖石,似乎努力在嗅清淡的荷香,膝头还放着一本翻开的书。

才刚入夏,荷叶便开始疯长,努力擎起一顶顶绿色的华盖,稍不留意便绿了一大片,去年这时候,薇宁还在进京的路上,这会儿却马上就要正式应试了。

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萧颂,期间也没再进过宫,已经到了最后时刻,这场应试备受瞩目,她们注定要成为千百年来第一批女官。

虽然所有人都看好她,认定她必然高中,日后便是女官之首,可这并非薇宁最终目的,她在等待一个时机,眼下立储之争已进入非常时期,肃王虽然沉寂下去,可远在陈州的梁王马上就要回京了。谁也没想到最先站出来奏请立储的郭宏老将军会最终选择了梁王,福王与裕王暗地里痛骂他是个不讲理的老匹夫,朝臣们沉默一阵之后,忽然意识到这也许是个转机,连放逐出去的梁王也能重回奉都,那是不是意味着女帝对他们的统治即将结束?

对薇宁来说,京都越乱越好,她甚至感激郭宏,是他的回来让朝局变得不再如之前那般死气沉沉,渐渐能听到反对的声音。原本她以为被一个女人压在头上数年后,朝臣们会渐渐习惯她,顺从她,如今看来,他们骨子里还是有些血性。

她不由再次猜测国师会在什么时候站出来,表明自己的立场。自立储之事初起,国师便远远地避开这一场君臣斗法,将自己的实力隐藏起来,他与静王一样,超脱于纷争之外,没有人敢随意探究他的想法,或者逼着他去表态。